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對中醫的看法:屬於哲學必須科學化[]
杜聰明支持中醫的時代背景是西醫抗生素尚未發明的時代。因此在抗生素發明的時代,有些中醫的治療在西醫有更有實證的替代。
但是杜聰明主張的研究方向,是要瞭解中醫的用藥原理和效果,從中去除落後迷信,瞭解是否其中還有助於臨床治療的部份。他特別指出[1]:
「像它(漢醫學)以哲學理論來進行病理的解說,由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實在不得不說是極其幼稚的。由實際的角度而言,非常明顯地,它的解說和方法是一定無法應用到現代醫學上的,而且絕對沒有這種需要。是以,我所感到有興趣的問題是,對於西醫臨床專家做出正確診斷後的每一個疾病,漢醫會如何地試著解說?或者應當給予什麼病名?究竟那是全然錯誤的解說呢?還是說,即便解說是錯誤的,在實際治療時,難道就完全沒有任何助益嗎?
在這些之外,在漢醫的醫經學中還有下列具體的例子,像是關於人身血脈經絡骨髓的記述,疾病的陰陽表裡虛實寒熱,症狀的淺深劇易緩急新故氣火、還有風寒暑濕燥火這六門等等的術語,究竟相當於現代醫學理的什麼意義?作為診斷學的話,望聞問切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在脈學上,脈的浮沈、乃至緩緊、遲數、滑濇等分類的價值,漢醫病名與現代醫學的病名之間的對照與比較。
換言之,要系統地研究並科學地批判漢醫法的病理論、醫理論、症候論與診斷學, 以此來提供整理漢醫學的實際資料。」[1]
所以原則上,杜聰明也贊同總督府的一貫政策,認為中醫應該逐漸淘汰,但是他對中藥的態度相對開放得多。他認為,如果中藥和處方真的有效,應該列入西醫課程,而如果發現某些中醫療法無效,應該儘速公布無效的療法,就像歷史上西醫不斷經由研究發現某些療法無效,再開發更有效的療法一樣。換句話說,不是簡單認為西醫有效而中醫無效,而是依據實際研究,破除迷信部份,並保留有效的中醫藥[1]。
1928年於《臺灣民報》發表〈關於漢醫學研究方法之考察〉。
杜聰明認為中醫科學性不足是事實,加以科學化是必然之途。他先後於 1928、1937 年兩度建議總督府成立中醫醫院,和中醫師合作研究中醫藥,希望藉此扭轉中醫的形象,邁向現代化。他主張設立專門醫院,只收治研究所需的病患,病人入院時由西醫檢查並診斷,再由中醫進行診斷,在醫院裡只服用中醫的藥方,再由西醫檢查各項數據,確定是否真的能夠治癒病患[1]。聘請中醫師來主持臨床醫療[1],同時也鼓勵西醫的臨床學者研究中醫的治療經驗。
古代中醫理論[]
- these vital forces have their distribution in human body:
- qi氣 have their channel(meridian system 經絡 ) on body surface.(the concept is similar to Pneuma in Galen's theory.氣的觀念和蓋倫理論中的氣類似。)許天興:關于中醫理論的兩點探討
- 原氣
- 宗氣
- 中氣
- Defensive qi衛氣wei qi:a kind of Yang qi陽氣 的一種
- nutrient qi營氣ying qi: a kind of yin qi陰氣 ,主要來自脾胃運化飲食的水谷精氣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營氣與血共行于脈中之氣。營氣富于營養,對全身起濡養作用的精微之氣。故營與血關系極為密切,可分而不可離,故常“營血”并稱。又稱“榮氣”
- some blood血(in TCM) in blood vessel.
- 營氣和血合稱營血
- yin陰, and yang陽
- qi氣 have their channel(meridian system 經絡 ) on body surface.(the concept is similar to Pneuma in Galen's theory.氣的觀念和蓋倫理論中的氣類似。)許天興:關于中醫理論的兩點探討

theories and scientific model[]
Defensive qi衛氣wei qi | qi氣 | Nutrient qi-blood營血ying xue | blood血 | yin陰 | yang陽 | |
---|---|---|---|---|---|---|
1959年,秦伯未提出「氣的物質說」 | matter物質 | |||||
1962年,羅石標提出「氣的功能說」 | fuction功能 | |||||
同年,(1962年),危北海提出『氣的兩義說』 | more than one thing | |||||
李德新的「氣是物質與功能的統一說」 | matter + function | |||||
黃坤儀等的「人體氣場說」 | chi field? 氣場 | |||||
李梢等的「氣與熵流說」 | ||||||
吳宗修藥師 |
see also: HRV |
see also: HRV |
陰性荷爾蒙 | 陽性荷爾蒙 | ||
1995年大陸的張維波教授、1998年上海復旦大學的費倫團隊、2005年上海復旦大學的丁光宏團隊、2005年台灣大學的許文翰團隊人體帶電組織液經絡生理學探原 | charged tissue fluid in human body人體帶電組織液 | |||||
2005台大王唯工教授血液循環共振理論 | Theory of resonance phenomenon in Hemodynamics | |||||
另有人提出大腦皮質感覺區的電訊流動,可解釋氣的流動,因為感覺區掌管的身體感覺位置,正好符合一個人形[2]。 |
see also[]
classic elements in TCM | vital forces in the organ | function | counterpart of qi in Galen's theory(pneuma) | function | classic elements |
---|---|---|---|---|---|
金 :lung | qi of lung | ||||
木 :liver | qi of liver | Pneuma physicon動氣 | 控制營養和新陳代謝。 | ||
水 :kidney | qi of kidney | ||||
火 :heart | qi of heart | Pneuma zoticon活氣 | 控制體内的血液和体温 | ||
土 :spleen | qi of spleen | ||||
(穀 :簡體字:谷 ) | |||||
others brain腦 |
Pneuma psychicon精氣 | 决定運動、感知和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