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共筆
Advertisement

台灣醫學史凡例[]

世界醫學史[]

  • 希波克拉底(前460年—前370年):醫學之父、醫師誓詞
  • 古羅馬醫學家蓋倫(Claudius Galen,129-200 A.D.)的醫學理論:the concept of qi is similar to Pneuma in Galen's theory. 的觀念和蓋倫理論中的氣類似。(拉丁語:Claudius Galenus,129年—200年)
  • 凱爾蘇斯(英語:Aulus Cornelius Celsus),(前25年—50年)。
  • 帕拉塞爾蘇斯(拉丁語:Paracelsus,或譯帕拉塞爾斯,1493年—1541年9月24日),出生時名為德奧弗拉斯特·馮·霍恩海姆,全名菲利普斯·奧里歐勒斯·德奧弗拉斯特·博姆巴斯茨·馮·霍恩海姆
  • 醫典
  • 1536年維薩里・安德烈移居威尼斯,進入當時歐洲的醫學中心帕多瓦大學。[1]
  • 1537年維薩里・安德烈取得博士學位。[1]
  • 1543年,'維薩里・安德烈Vesalius, Andreas), 1514.12.31~1564.10.15,比利時解剖學家、醫生。出版了《人體的結構》(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被認為是近代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解剖學之父」。。書中第一次將人的骨肉、內臟準確地表示了出來。他在這本書中竟指出了蓋倫的200多處錯誤。'哥白尼出版了一本《天體運行論》。他的學生柯倫波的《解剖論》描述了血液是從右心室經肺臟流到左心室的循環過程、法洛皮歐(Fallopian)之前,陰道胎盤陰蒂是沒有名稱的。輸卵管(Fallopian tube)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第三位是歐式答丘(Eustachian)。他的命運比較慘一點,1552年,他的手稿準備付梓之前,不知為何卻被扔到梵諦岡圖書館。150年後,才被一位醫師發現,並代為出版。他發現了胸淋巴導管,與交感神經系統。連接中耳到口腔的歐式管(Eustachian tube)就是他所發現(又稱耳咽管)。[1]
  • 1559年,維薩里・安德烈的學生柯倫波的《解剖論》出版了,裡頭正確地描述血液是從右心室經肺臟流到左心室的循環過程。[1]
  • 塞爾維斯(Michael Servetus 1529~1553,西班牙醫師)。蓋倫的醫學書上說,人身上的血是由肝臟製造的,然後流到全身,由各處吸收,不再返回。但塞爾維斯經過解剖和觀察後發現,血液是從右心室通過肺動脈進入肺部,在肺血管中作氣體交換,進入肺靜脈,再返回心臟,這便是肺循環[1]
  • 哈維・威廉Harvey, William),1578.4.1~1657.6.3,英國實驗生理學、解剖學和胚胎學家。他所著的《心血運動論》,首次闡明血液循環的原理。[1]

日治時期歷史[]

陳建仁在出席一代醫人杜聰明傳記漫畫時說台灣在日治時期有兩位貢獻很大的醫師,分別是政治上的蔣渭水和醫學上的杜聰明[2][3]


1945年10月25日國民政府來台後歷史[]

http://tw.on.cc/tw/bkn/cnt/news/20160423/]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1.3 1.4 1.5 時間 Sat Jan 7 14:34:28 2017 Re: [新聞 驚奇!發現人體新器官 改寫百年解剖學 [
  2. 模板:Cite web
  3. 模板:Cite web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