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共筆
Advertisement

麻醉劑分為全身麻醉劑局部麻醉劑兩類。 全身麻醉劑屬於中樞作用,而局部麻醉劑則是週邊作用。有關麻醉劑的分類請參考麻醉劑

概述[]

全身麻醉劑一般來說並無特定接受體,但最為重要的接受體為 GABAA。 大部分麻醉劑的安全範圍小。 使用全身麻醉劑若引起惡性高熱時,應以Dantrolene(肌肉鬆弛劑)治療。 使用全身麻醉劑進行手術後,若使用胺醣類抗生素,容易造成呼吸障礙(應該避免使用胺醣類抗生素)。

學習[]

雖然給藥依序為:麻醉前給藥、誘導麻醉給藥、持續麻醉給藥。但是在學習全身麻醉劑時,應先了解吸入型麻醉劑(因為這才是全身麻醉的真正機轉和用途),再學習注射型麻醉劑(如何加速麻醉),最後才是麻醉前給藥(抑制麻醉劑產生的副作用和手術麻醉前的心理緊張因素)。

麻醉分期[]

  • Stage I:止痛。
  • Stage II:興奮。
  • Stage III:麻醉(手術)。
  • Stage IV:延腦癱瘓。

作用機轉[]

全身麻醉劑的作用機轉主要有兩種:

  • 增強 GABAA 和 GABAA receptors 的中樞抑制作用:經由異位鍵結 GABAA receptors 或間接影響 GABAA receptor ,促進 GABA 開啟氯離子通道
  • 抑制Glutamic acid的中樞興奮作用: Glutamic acid 可以作用在四種接受體上,造成中樞抑制。
    四種接受體:Glutamic acid intropic receptors、N-Methyl-D-Aspartate (NMDA)、Kainate、Quisqualate。
    Phenobarbital 的麻醉作用主要是抑制 Kainate 和 Quisqualate receptors 。

分類[]

依據三種不同功能使用方式分類,麻醉前給藥、靜脈注射給藥、吸入給藥。

  • 麻醉前給藥的目的:
    1. 減少手術前焦慮、疼痛。
    2. 預防麻醉造成的心跳緩慢、支氣管分泌等效應。
  • 靜脈注射給藥的目的:麻醉誘導作用。
  • 吸入給藥的目的:麻醉維持作用。

吸入型麻醉劑[]

碳氫類 Hydrocarbons[]

此類現今少用,特別是Cyclopropane有易燃、易爆炸的特性。

  • Cyclopropane
  • Ethylene

醚類 Ether[]


鹵素碳氫類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注射型麻醉劑[]

超短效巴比妥類 Ultrashort-acting barbiturates[]

其他[]

或稱為非巴比妥類(Non-Barbiturates)。

毒品[]

麻醉前給藥[]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