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共筆
Advertisement

主條目:

  • 早期認為比葡萄糖好,現在則發現越來越多問題。然而今日最常見的甜味來源玉米糖漿卻含有一半的果糖,所以吃越多甜食等於吃越多果糖。

紐約市長彭博因為個人資產太多,不用企業贊助,想推行甚麼都可以,他就直接禁止大杯含糖飲料。

相關研究:[]

含糖飲料[]

果汁的爭議[]

Juice果汁

引起脂肪肝[]

現代醫學認為果糖只是不會醉的酒精(會造成脂肪肝、肥胖及成癮性),必須限制及預防上癮,否則會造成代謝症候群。


果糖使肝臟發炎[]

20130315俠醫林杰樑醫師認為果糖有可能有慢性肝毒性俠醫林杰樑醫師

致癌性[]

癌王胰臟癌[]

可能機轉[]

  • 果糖->改變口腔菌叢->口腔菌叢引起牙周病->致病的口腔菌叢經由血液到達體內器官(譬如大腸胰臟)->引起該器官的癌症[1]
    • 需要一種或一類細菌的作用。Fusobacterium nucleatum(具核梭桿菌)引發大腸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牙齦卟啉單胞菌)及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伴放線聚集桿菌)引發牙周病和胰腺癌
  • 果糖->改變口腔菌叢->致病的口腔菌叢經由本來就存在的牙周病病灶經血液到達體內器官(譬如大腸胰臟)->引起該器官的癌症
    • 需要引起牙周病的細菌和
    • 引起癌症的細菌兩類細菌合作
  • 另外果糖會引起短期滿足的行為模式,或許增進某類飲食的攝取而改變口腔菌叢。
  • 果糖引起癌細胞分裂可能也是原因。
  • 果糖或是果糖造成增加攝取的飲食或兩者所造成的口腔菌叢對牙周病的形成或促進或對於癌症的形成(致癌物)或是促進(促癌物)有效果。

大腸癌[]

動物實驗:2019/03/24 15:51這種飲料快戒掉! 美研究揭:少糖也會讓腸癌生長

或許含糖手搖飲料盛行是台灣人大腸癌發生率高的原因。

大腸息肉 產生劑(致癌物) 大腸息肉生長促進劑(促癌物)
食品、HPV 果糖

動物實驗:2019/03/24 15:51這種飲料快戒掉! 美研究揭:少糖也會讓腸癌生長

或許含糖手搖飲料盛行是台灣人大腸癌發生率高的原因之一。(國人十大癌症)

雖然含纖維素的食物、益生菌還有NSAID可以預防大腸癌,但是NSAID會造成潰瘍和出血,並且纖維素和益生菌無法抵銷高溫烹調食物(炸和烤)造成的傷害,因為高溫烹調食物會產生多環芳香烃類PAH,經過代謝會變成環氧化物(親電劑),和DNA(親核劑)反應會造成烷基化作用而造成基因突變。所以只能少吃高溫烹調食物,無法完全抵銷期毒性。一般會建議一天三蔬兩果(用營養學上的標準碗測量,兩果大概兩個拳頭大小),還有運動,看過一篇論文說事實上運動只能預防大腸癌,並且要高耗氧運動連續30分鐘才有效果。

高溫烹調(>100度C,譬如油炸燒烤)的六大營養素中有些會產生致癌物(毒素)(參考生活中的毒),可能是台灣人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的原因

不是用的油不好高溫烹調(>100度C,譬如油炸燒烤)本來就會產生毒素。

食品中的營養素 高溫烹調(>100度C,譬如油炸燒烤)的六大營養素中有些會產生致癌物 傷害
protein蛋白質 heterocyclic amine雜環胺(異環胺)等 cancer致癌
lipid脂質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多環芳香烃類(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PAH)等 cancer致癌
starch澱粉 Acrylamide丙烯醯胺AL(AL)等 cancer致癌及mutation突變
其他saccharides醣類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先進糖化終產物)(AGE)等 aging(老化)等多種disease(疾病)
[[]]

2023含糖飲料殺精[]

2023年04月04日 20:22「愛喝1飲品」會殺精!泌尿醫不敢碰:恐讓GG無力

2017健康食品[]

飲料越甜課稅越重

2017年07月18日蘋果日報-健康食品 添加糖逾25克 禁拿標章 主要影響飲料類 即起送審實施

2017年08月29日蘋果日報健康食品新制 精製糖含量不得逾25克

2017/08/29-華視管控健康食品熱量 食藥署限健康食品精緻糖含量不得逾25克

2017/07/17三立-太甜恐無法過關!健康食品含糖量 食藥署要管了

碳酸飲料[]

主條目:碳酸

2019年9月7日 上午5:21跨國最新研究:碳酸飲料喝多恐早死 含不含糖都一樣

生物化學[]

果糖代謝的副產物普林[]

洪永祥進一步解釋,該篇文獻發現含糖飲料促使肥胖、痛風及第二型糖尿病,為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原因。促成痛風原因是果糖代謝時,會產生副產物「腺嘌呤」,而嘌呤即為「普林」,會轉為尿酸,最後演變為痛風。根據研究,每天喝1~2杯含糖飲料者,比1個月喝不到1次者,高尿酸血症風險增加85%,「當然痛風導致腎病變也是台灣洗腎前5名的原因」。[2]

果糖刺激脂肪生成[]

分子式 熱量 負回饋機制 代謝路徑 胰島素分泌 食欲 長程決定地能否
葡萄糖 C6H12O6 一樣 血糖主成分 促進 長期的投資報酬
果糖 C6H12O6 一樣 2018-04-06《Cell Metabolism》顛覆認知:小腸才是果糖代謝的主要場所

大部分輸送到肝臟,最後刺激脂肪生成。

不會促進 降低飽足感,提升食物攝取量 立即的食物滿足

果糖的特殊性質(代謝路徑、胰島素分泌、食欲和長程決定地能否),為了節省健保和人民健康,以後也許需要立法來限制食品中的含量。

20160426搶救健康大作戰:英國開徵含「糖」飲料稅

參考:果糖,譬如手搖杯高果糖玉米糖漿,就是一半的葡萄糖加上一半的果糖(模擬天然的蔗糖)。有些研究認為果糖對於胰臟癌細胞有分裂原(mitogen)的效果。

今日常用的甜味來源:高果糖玉米糖漿也就是說,你吃越多甜,等於吃越多果糖20130315俠醫林杰樑醫師認為果糖有可能有慢性肝毒性俠醫林杰樑醫師


另外,果糖可能也和胰臟癌有關:胰臟癌、科學、賽德克巴萊

泛科學2015/10/17砂糖的甜蜜物語──《知識大圖解》

營養學[]

對此,洪永祥勸世,喝含糖飲料頻率與時間,跟慢性腎衰竭絕對呈現正相關!提醒腎臟病患最好不要喝飲料,至於腎臟健康的年輕人,想喝飲料則有減脂又健康的選擇,像是低脂鮮奶、無糖豆漿、無糖茶、氣泡水、低卡能量飲、黑咖啡、無糖杏仁飲等,在熱量計算上則是每100ml<60卡較為合適,總攝取量200大卡左右為佳。當然,為了腎臟健康,奉勸國人從小就要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2]

參見[]

Normal flora人類微生物群系又稱為正常菌叢

參考資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