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共筆
Advertisement

主條目0重要醫學研究方向的先後順序

藥品動力學的毒物、抗氧化劑延伸[]

  • 質子幫浦抑制劑在小腸吸收以後會經過全身性血液循環作用在胃,香腸...經過處理可以長久保存的肉類不當加工產生的致癌物會造成消化道的癌症,由許多例子可以看出,不只有藥品,很多東西都有特定的分布位置,並不是一個東西對身體各處細胞所造成的影響都一樣。這就是藥物動力學的觀念,是個不只藥學系,很多科系都應該知道的觀念。也許以後可以有以下類型的研究:
    • 大家都知道抗氧化劑可以抵消自由基,但是不同的抗氧化劑在人體的分布(藥品動力學)不同,也許腦部的自由基可以藉由脂溶性高的抗氧化劑,其他地方可以用水溶性的抗氧化劑,或是某種抗氧化劑特別作用在某個器官...等,只要有適當的研究,可以自體外投與抗氧化劑有效率的消除體內不同位置的自由基。
    • 不同的自由基在體內也有不同的分布所以傷害特定的器官和組織。
    • 不同的致癌物、毒素也有特定的藥品動力學。
      • 亞硝胺:常常影起胃腸道癌症
      • HPV病毒:經由性交引起各種表皮癌症
      • 石綿:引起肺癌
  • 到時候可以做出一個對應表:
身體產生自由基的症狀、自由基種類、抗氧化劑的對應
身體產生自由基的症狀 自由基種類 抗氧化劑的對應
焦慮(腦部細胞耗氧增加) ?自由基 某脂溶性抗氧化劑
心跳太快 某自由基 某抗氧化劑
  • 如果以上沒有研究好,只是為了消除自由基而不顧分布情形而一直投予某抗氧化劑,不但需要抗氧化劑的地方可能沒有被消除自由基,某些地方反而可能因為該抗氧化劑的特殊分布性質而累積到毒性濃度,也許維生素E引起攝護腺癌、維生素A引起肺癌,就是這個原理。參見:維生素
    • 輔酶Q其結構與維生素K、維生素E與質體醌相似。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長期毒性?
    • 譬如說,理論上人可以不吃食物,只要吸收ATP就可以了,但是ATP是極性物質,從血液中注射並無法到達細胞中,除非說有辦法可以讓細胞瞬間得到ATP。

其他維生素、抗氧化劑吃太多造成毒性的可能原因[]

也許是釋放速率的問題,譬如果糖從水果中釋放、[維生素A]]從胡蘿蔔中釋放...等,或許比吃作成糖漿、單一成分藥丸、綜合維生素...等製劑釋放還要慢很多。

維生素E引起攝護腺癌[]

  • 大家沒事不要亂吃補品喔!此篇說的是男生常吃的維生素E :http://mulicia.pixnet.net/blog/post/29942744
    • 基礎科學有一些證據支持維他命E和硒之間有藥效動力學交互作用,因為它們可以防止脂質過氧化。
      • 硒的濃度高或低,只要沒有服用補充品都和攝護腺癌無關。
      • 開始時硒數值高的男性服用硒補充品會使高等級癌症風險。
      • 維他命E增加了那些開始時硒數值低者男性的前列腺癌風險。
    • 他們寫道,文獻認為,補充品的效果取決於使用者的營養狀態,這類補充品對於有足夠營養者,會導致超乎生理需求之曝露,因而無效益或增加癌症風險。

脂溶性維生素致癌的可能原理[]

看起來脂溶性維生素目前似乎都會有致癌的危險,那尚未發現致癌風險的維生素D是否也只是尚未被發現?考慮維生素D的PK,其實是照光15分鐘左右完以後就足夠,然後會以負回饋機制防止過量,的確是短時間吸收完需要的分量,不像是體外補充A或是E都是短時間大量吸收和正常的PK由食物中緩慢吸收不同。或許維生素D雖然是脂溶性維生素但是不會有不良的影響,只要不要過量。?

延伸閱讀[]

有些抗氧化劑吃太多可能也有風險[]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