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共筆
Advertisement

主條目:疾病的預防


PC version is much better than smartphone one:click "contents" if you use App version. PC version is much more function, please try, if you use App version. 手機板請按左上方"內容列表。"手機板少了很多功能,請盡量用電腦版。

  • 癌症是一種長期影響所造成的疾病,以下引文自方舟子:
    • 白血病是一種癌症,癌症慢性病,從接觸致癌因素到發病時間比較漫長。而這個人去年12月下旬開始吃硫磺,到今年3月下旬查出白血病,只有3個月時間。白血病雖然從接觸致癌因素到發病的時間比其他癌症短一些,但即使接觸的是極強的致癌因素,比如很強的核輻射,那也要過兩三年才會發病。急性白血病發病快,指的是發病以後病程進展很快,並不是指接觸到致癌因素後很快就會發病。這個人接觸致癌因素才短短3個月,所以不能把他的白血病歸因於吃硫磺引起的。[1]


If you can't see the contents of the page, click 顯示 below.如果你看不到本頁的目錄,請壓顯示

然而,原作者在建立數學模型時,忽略了幾個重點,他假設人體內細胞的分裂和DNA複製次數是獨立於外界環境的,但實際環境中卻非如此,例如:B型肝炎病毒不斷破壞肝細胞,會導致其他肝臟內幹細胞分裂次數增加,長期高脂油炸飲食患者,腸道的氧化自由基壓力較大,腸道的細胞分裂次數就會顯著增加。因此,即便是DNA隨機突變,也 得癌症是因為「運氣不好」?放射腫瘤科醫師曝真相!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2015年國人10大癌症 大腸癌連七年居首。P.S. Carcinogen致癌物:PM2.5國人十大癌症

2015國人十大癌症 與PM 2.5有關PM2.5

[2015 PM 2.5 才是台灣氣喘肺癌增加主因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0417/594577/1/PM2.5才是台灣氣喘肺癌增加主因]參考:Treatment of lung cancer治療肺癌

2015年6月16日FDA全面禁止人工反式脂肪 給生產商三年過渡期

癌症的預防、診斷中華民國政府四大癌篩

罹癌個案的身心煎熬–常見的症狀困擾與症狀群集

好站介紹:卡斯柏的癌症免疫治療經驗分享

比癌症更可怕的疾病:狂牛症.庫賈氏症,或是進入後抗生素時代的感染症(見抗菌抗生素條目)。

NOWnews 今日新聞 NOWnews 今日新聞 發布時間 : 2017年5月25日 PM 2點22分

    • 建議市面上的食品譬如的食品也要修法,食品相關法律也要修法,畢竟雖然地溝油致癌沒有直接證據,但是用地溝油來精製油品明顯有道德問題。
  • 雖然西醫如此貴,但是至少符合科學(隨機分派和雙盲試驗),所以還是比較保險,並且和不符合科學的自然療法(非西醫!)比起來,一樣藥花好幾百萬,所以還是不建議相信沒有根據的自然療法。近年來在台灣發生兩件西醫反擊自然療法言論的事件,分別是肺癌和豬哥亮的大腸癌,後者本來是第二期,就2014年藥師再教育胃腸外科醫師說開刀後3年沒有復發可以視為痊癒,但是豬哥亮放棄西醫開刀於2017年去世。
  • 摘自:850篇-[轉貼藥廠、抗癌藥與資本主義]

癌症分成固體腫瘤血液腫瘤(血癌),其中部分的血癌可以治癒,其他固體腫瘤只要在第一期割除就可以治癒(像是肺癌、口腔癌...等。),其他期的話,不同的癌症依照經驗有不同的結論。譬如肝癌第二期治療完後如果一年內沒有復發可能治癒(2014);大腸癌3年內沒有復發可能治癒(2014)...等。癌症之所以為絕症問題出在於診斷技術的無法突破,所以發現時通常已經三、四期,所以五年存活率很低。如果吃檳榔就要每兩年到大醫院做一次免費口腔檢查,當然最好不要吃;不要常常吃炸的、烤的或是香腸熱狗...等加工肉品,並且要常常運動預防大腸癌。抽菸得到的肺癌沒有標靶藥物可以使用,大概只能再活一年(2013)。英國有超過 96% 的睾丸癌順鉑治癒(2013Cancer Research UK Nearly all men survive testicular cancer)、四分之三的癌症病童被治癒(Cancer Research UK Children's cancer statistics)。

  • 如果癌症 治療無效可以參加日本和台灣的免疫療法臨床試驗 :卡斯柏的癌症免疫治療經驗分享免疫療法
  • 台灣免疫療法恩慈療法
  • 史丹福大學預防醫學研究中心的流行病學家約翰•伊歐安尼蒂斯(John Ioannidis)在2015年報導說,對於19種主要疾病而言,幾乎沒有幾種篩檢測試能真的降低死亡率。對諸如甲狀腺癌、前列腺和乳腺癌這樣的癌症來說,早期診斷篩檢並不會顯著減少前列腺癌造成的死亡,並不會降低死亡率。在總人群層面上,早期診斷的收益並沒有超過風險。而且過於頻繁的早期診斷對健康還有許多不利影響。許多癌症的發展十分緩慢,如果不予理會,並不會對人造成危害。因此,人們反而因為早期診斷而接受了不必要的甲狀腺切除術、乳房切除術和前列腺切除術。此外,腫瘤學家們還常常爭辯到底什麼年齡、有什麼其他風險因素的人們才會從常規篩檢中獲益。「對乳腺癌來說,我們花了大把的時間爭論到底應該從40歲起,還是從50歲起接受篩檢,但卻沒有關注我們還需要更好的檢測方式這一事實。」比如能發現發展快速的腫瘤,而不是發展緩慢的腫瘤的檢測。人們寧可做篩檢,也不願注意飲食、運動來預防癌症。「對醫生和病人來說,篩檢成了一種捷徑,好讓他們認為自己在做對健康有所裨益的事,但人們罹患癌症的風險並沒有絲毫改變。」十二月 24, 2015國家地理頻道連科學家都坑的五大科學迷思,你中了幾個?

治療:抗癌藥

參考資料[]

  • 會先有癌前病變

好站介紹:[]

卡斯柏的癌症免疫治療經驗分享

中華民國政府四大癌篩:內容[]

  • 乳癌1. 乳房X光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
  • 子宮頸癌2.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接受1次。
  • 大腸癌3. 糞便潛血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
  • 口腔癌4. 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

綜合病因[]

  • 遺傳:所以很養生還是有可能得癌症。
    • 台灣女性容易得肺癌: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團隊找到3個關鍵的基因位點,舉例在第10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位點,得肺癌的風險是1.32倍,歸納出亞洲,尤其是台灣女性容易得肺癌,基因影響很大,挑戰過去認為不抽菸的女性,是因為常下廚吸油煙才得肺癌的刻板印象。廚房油煙的關聯性不但比基因低,加上抽油煙機技術進步,風險更不顯著,國衛院打算開發抽血的檢驗方式,如果被驗出帶有肺癌基因,只要每年做低劑量的斷層掃瞄(幾歲開始學界還沒有共識,有人建議40歲),還是可以及早治療,也不必過度擔心。2020的研究認為致癌物亞硝胺可能藉由病從口入的方式引起沒抽菸肺癌,譬如某些食品添加物和某些防腐劑[2]
  • 最大危險因子:年老-老化細胞累積造成發炎
  • 日本公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不刷牙得到癌症的機率,比一天刷兩次牙的人高出2.5倍,刷牙次數越多,越不容易得癌症。

三立新聞網]

  攝護腺癌和乳癌(英文維基百科)、
  大腸癌(〈獨家〉「反式脂肪」致腸癌 直擊低價巧克力(TVBS))
  2015年6月16日FDA全面禁止人工反式脂肪 給生產商三年過渡期
    • 不飽和油脂(常常是植物油或魚油)因為雙鍵多所以容易氧化,因此高溫時不穩定(像是用來油炸),容易產生致癌物,只適合用來快炒或是涼拌
    • 飽和油脂(動物油,譬如豬油)雖然高溫較穩定所以適合用來油炸但是油炸後的食物容易產生致癌性,尤其是大腸直腸癌
  • 運動
  • 高油、高熱量→影響女性荷爾蒙→女性乳癌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
  • 燒烤的食物會引起癌症 見主條目癌症的預防、診斷。2020的研究認為致癌物亞硝胺可能藉由病從口入的方式引起沒抽菸肺癌,譬如某些食品添加物和某些防腐劑[2]
  • 抽菸(抽菸會得肺癌中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小細胞肺癌預後都不好且沒有標靶藥物艾瑞莎可以用,不會得的人是因為天生缺乏CYP1A2。肺癌中的肺腺癌則不ㄧ定不吸菸就不會得,但是有可能有標靶藥物可以用。如上,2020的研究認為沒抽菸得肺癌可能和以往認為的空汙甚至食物有關)
  • :日本人胃癌多可能是因為常常吃醃漬的食物
  • 義大利人比較少得攝護腺癌可能是因為義大利料理中常常用到番茄所致(番茄裡含茄紅素lycopene
  • 花椰菜的成份也可以預防大腸癌。
  • 少吃蔬果易致癌
    參考林杰樑醫師著作防癌保健靠自己
致癌因子於各種癌症的對應
造成各種致癌因子的食物和生活型態
  • 遺傳
年老  缺氧 細胞常常受到傷害 免疫力下降

不良飲食習慣

熱量攝取(尤其是增加血糖)

: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trans fat(反式脂肪

燒烤的食物(高溫烹調 )

少吃蔬果易致癌

腦癌 睡眠呼吸中止症
口腔癌 發炎:沒刷牙 HPV
胃癌 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小腸癌
大腸癌
我流癌症成因20150322

癌症成因的簡併

診斷[]

未來[]

米格魯「聞」出肺癌 準確率達97%[]

2019年04月13日 17:47:00不只嗅毒靈敏!靠米格魯「聞」出癌症 準確率達97%

線蟲檢查尿液[]

智慧人造皮膚[]

腦癌[]

病因
  • 世衛研究 長期用手機 罹腦瘤風險大增
  • 自由電子報- 罹睡眠呼吸中止症得腦癌風險增47%
  • 北醫研究:吃安眠藥逾3個月 腦癌風險恐高1倍 www.nownews.com/n/2015/04/29/1680466

乳癌[]

病因
  • 環境荷爾蒙
  • 反式脂肪酸
  • 低脂肪的飲食可以促進estrone轉成2-hydroxyestrone而不是轉變成16-hydroxyestrone而降低乳癌發生率
參見中文維基百科:Wikipedia:zh:乳癌
  • [乳房的美麗與哀愁 pansci.tw/archives/5810]

攝護腺癌[]

病因
  • 環境荷爾蒙
  • 攝護腺癌很有可能是性病所傳染的一種癌症:(男性攝護腺癌 可能與性行為有關中時電子報 – 2014年5月31日 上午)
  • 慢性攝護腺發炎
  • 反式脂肪酸
  • Vit E預防攝護腺癌的實驗由於實驗進行中發現得攝護腺癌的人數增加所以停止(中國時報:男性每天吃維他命E攝護腺癌增17%)
  • 義大利人攝護腺癌較少可能是因為義大利料理中常常用到番茄所致

皮膚癌[]

病因
  • 常常被太陽曬傷同一部位
  • 婦女在15至20歲之間如果有5次或5次以上起泡曬傷的經驗,將增加80%得到黑色素瘤的風險。 (少女十五二十時 曬傷罹癌機率增80%(中時電子報))
  • WHO:人工日光浴浴床致癌風險升至最高級別(法新社)

肝癌[]

病因
  • 黃麴毒素:堅果類常見的毒性-在的地區,譬如亞熱帶,常常會因為放太久而發霉,而具有引起肝癌黃麴毒素。所以要記得吃完要密封,並且拿去冰箱冰(減少發霉的速率),而降低使用得到肝癌的風險。
  • 常常很累
  • 常常接觸或是吸入有機溶劑 或嗜酒
  • 得B肝26年後......記得參加慈濟HLA人類白血球抗原配對
  • 住在六輕附近(可能)
  • 密閉空間點蚊香
  • 用含馬兜鈴酸 的中藥 Ex. 馬兜鈴
    • 來路不明的中藥

肺癌[]

           中華民國政府四大癌篩: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TC)已經證實可以預防肺癌造成的死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接受1次。
           2015研究:子宮頸癌疫苗打單劑 可能就有效


肺腺癌[]

           中華民國政府四大癌篩: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接受1次。
           2015研究:子宮頸癌疫苗打單劑 可能就有效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沒有艾瑞莎可以用)[]

腎泌尿道上皮癌[]

  • 從輸尿管到腎盂、膀胱都可能發生腎泌尿道上皮癌。腎輸尿管的上皮癌在西方國家少見,卻是台灣洗腎病患最常見癌症。台灣每年約七百名新個案,且以女性居多。
  • 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 Ex. 馬兜鈴(Toxicology毒理學)
    • 來路不明的中藥
  • 抽菸

腎臟癌[]

症狀[]

早期,預後:五年存活率高達八成以上[]

無痛血尿

晚期,預後:五年存活率一成以下[]
  • 因血塊造成排尿困難
  • 腰痛
  • 腹部又摸到硬塊

參考資料[]

無痛血尿輕忽不得 恐是腎臟癌警訊(優活健康網)

膀胱癌[]

  • 染髮師常常接觸染髮劑容易得膀胱癌
  • 抽菸

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 沒有有效檢查方法,除非癌細胞掉到子宮頸,否則無法以子宮頸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檢出。目前只能配合超音波,但是20141031尚未健保而只能自費,一次1000左右。幸好多會有不規則出血的症狀可以幫助提高警覺。

危險因子[]

診斷[]

  • 停經婦女陰道出血 恐罹子宮內膜癌健康醫療網作者: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4年6月1日 下午1:01

子宮頸癌[]

           中華民國政府四大癌篩: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接受1次。
           2015研究:子宮頸癌疫苗打單劑 可能就有效


病因

陰莖癌[]

頭頸癌[]

甲狀腺癌[]

.

鼻咽癌[]

病因[]

  • 遺傳性、
  • 環境因素、
  • EB病毒 感染或
  • 常食用醃漬魚或肉類:*鹹魚(中國式)(IARC 1類致癌物)作為醃製食物,當中含有亞硝胺,是導致鼻咽癌的主要原因。鼻咽癌又有「廣東癌」之稱,好發於中國東南沿海及台灣等地,特別是廣東地區(摘自中文維基百科)

症狀[]

預後2013[]

鼻咽癌早期治癒率高達8成,晚期也有3成。

參考資料[]

  • 單側耳悶、流鼻血 當心是鼻咽癌(優活健康網)

除甲狀腺癌及鼻咽癌外的頭頸癌:中壯年階段的男性[]

預防[]

最少應每二年接受防癌篩檢,有癌前病變者篩檢時間更應縮短。

預後[]

早期頭頸癌若能及時治療,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

參考資料[]

「頭頸癌」來勢洶洶! 及早篩檢挽救生命(NOWnews)

口腔癌[]

病因

食道癌[]

病因
  • 抽菸
  • 喝酒臉紅像關公 罹食道癌風險高14倍(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4年5月26日 下午6:36):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體內缺少一種能夠代謝酒精的酵素,無法將致癌物質乙醛排除。這種容易在體內堆積乙醛的體質得到食道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十四倍。
  • 人類乳突病毒HPV藉由各種性行為感染口腔(口咽癌激增 口交害的)
  • 食物很燙吞下去就沒事了嗎?會傷害食道的!
  • 日本公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不刷牙得到癌症的機率,比一天刷兩次牙的人高出2.5倍,刷牙次數越多,越不容易得癌症。
  • 嗜吃刺激、醃製、燙口食物、
  • 慢性逆流性食道炎
  • 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小組分析英國1995至2005年間、40歲以上罹患食道癌、胃癌或直腸癌的病患,結果發現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逾5年的患者,罹患食道癌的比率是沒有服藥者的2倍,但此藥與胃癌或直腸癌無明顯關聯。此乃藥物刺激引起,因為雙磷酸鹽有刺激性,「服藥半小時勿躺下」(服骨鬆藥5年 罹食道癌倍增2010年09月04日蘋果日報)
  • 食道擴約肌運動能力降低等。
  • 攝取蔬菜水果維他命AC 不足、
症狀
  • 吞嚥困難
  • 身體衰弱、體重減輕或
  • 聲音嘶啞
  • 咳嗽
  • 胸痛

扁桃腺癌[]

2020-02-29耳朵痛竟是扁桃腺癌!加上這5個症狀要小心

胃癌[]

病因
  • 遺傳
症狀

胰臟癌[]

病因
  • 遺傳
  • 抽菸
  • 每周2瓶含糖飲料 罹胰臟癌風險高87%(2010-02-09 中國時報 鍾玉玨/綜合八日外電報導 )
  • 高澱粉飲食
  • 食用過量整體脂肪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
  • 肥胖
  • 缺乏運動
  • 糖尿病胰臟炎
症狀
  • 胰臟癌難診斷 勿忽略小症狀台灣醒報台灣醒報 – 2014年6月4日 下午1:31
    • 胰臟後半段癌化會出現莫名的糖尿病腹瀉體重減輕等情形,
    • 前半段出問題則可能出現黃疸類似潰瘍的疼痛感,患者往往自行服用成藥,延誤就醫時機;他強調,若腹痛超過2週未獲改善,一定要到大醫院做胃鏡及超音波檢查。

大腸癌 &直腸癌 :醫師提醒,大腸直腸癌 預後是所有消化道癌症中最好的一種[]

  • 家裡的馬桶用白色的比較好,比較好判斷有沒有血尿或是血便。但是大多數的血便要藉由糞便潛血檢查才可以驗出。也要養成看自己小便和大便的習慣。

雖然含纖維素的食物、益生菌還有NSAID可以預防大腸癌,但是NSAID會造成潰瘍和出血,並且纖維素和益生菌無法抵銷高溫烹調食物(炸和烤)造成的傷害,因為高溫烹調食物會產生多環芳香烃類PAH,經過代謝會變成環氧化物(親電劑),和DNA(親核劑)反應會造成烷基化作用而造成基因突變。所以只能少吃高溫烹調食物,無法完全抵銷期毒性。一般會建議一天三蔬兩果(用營養學上的標準碗測量,兩果大概兩個拳頭大小),還有運動,看過一篇論文說事實上運動只能預防大腸癌,並且要高耗氧運動連續30分鐘才有效果。

PS

[1]2019/05/03大腸癌罹癌人數國內第一 關鍵6問做對治療及術後照護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9431 (2019年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連續11年第一!)

[2]2019-04-18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胃腸肝膽科醫師:早餐我絕不吃的4種食物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135130 (2011年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

根據2011年衛生署的統計資料,台灣罹癌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又以大腸癌的罹患人數最多,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得到大腸癌,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了。

[3]2019/03/24 15:51這種飲料快戒掉! 美研究揭:少糖也會讓腸癌生長 https://news.tvbs.com.tw/life/1104290?fbclid=IwAR20v-MX2xsYvVqr_pOov4VIB4u-WxrrGTEmJenSWAxRYuQPsYtNZ9sSTgY

新的[動物研究]發現大腸癌細胞可以直接從大腸吸收飲食中的糖分,或許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連續11年第一,除了隨處可得的國民美食鹹酥雞外,國民美食手搖飲料也是原因之一...。

病因
  • 遺傳
  • 環境污染
  • 抽菸 (抽菸的人罹患大腸癌比沒抽菸的多了兩成,大腸癌死亡率也比沒抽菸的人多了三成)
  • 肉類(尤其是紅肉 )、脂肪 (尤其是動物性脂肪、大腸癌[4])的攝取量提高
  • 吃太多肉類加工製品(像是香腸 ,以亞硝酸鹽當作防腐劑)
  • 吃太多放隔夜的葉菜類(其中的硝酸鹽會轉成亞硝酸鹽 )
  • 沒有做高耗氧運動(像是慢跑、快走(一分鐘90步),一天至少半小時)
症狀
  • 在發生部位以
    • 直腸45%
    • 乙狀結腸25%為最多
    • 降結腸最少見約5%左右
    • 其餘發生於盲腸與升結腸16%
    • 橫結腸9%。
  • 雖然大腸直腸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但其實還是有蛛絲馬跡可循,
    • 放屁很臭(以前的新聞,不知道大便是不是也會很臭?)
    • 深色大便
    • 如果腫瘤位置是在左側大腸或直腸,由於靠近肛門且管腔較窄,其臨床症狀表現多為有
      • 暗紅色的血便,或
      • 大便習慣改變,從一次漸漸變成一天5、6次,且
      • 裏急後重(便完還想再便)的現象。
    • 如果發生在右側大腸,由於管腔較大且糞便為液體狀,其症候主要有
      • 糞便潛血(因為血混在大便之中)、貧血、→頭暈、無力、疲弱感、→無胃口,或
      • 以上腹痛或類似胃痛的症狀來表現,如果又不巧本身就有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的人,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潰瘍來治療,也有人會被當成缺鐵性貧血,長期服用鐵劑 ,而耽誤治療的時機。(但是我也看過右下腹痛的資料)
    • 年輕人通常是發生在右側大腸,且有腹痛(哪裡痛?劇烈或是隱隱作痛?)
晚期症狀
  • 血便(其他地方有看到血便是初期症狀)(也有可能只是痔瘡痔瘡通常幾天就好,若兩個星期仍有血便則可能有問題 。)(通常痔瘡出血血色鮮紅,癌症血色暗紅,但是如果癌症接近肛門門口則血色也有可能鮮紅)
  • 排便不乾凈

糞便潛血、貧血、頭暈、無力、無胃口,或是以上腹痛、胃痛的症狀來表現。

肛門癌[]

病因

參考資料[]

延伸學習[]

參考資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