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共筆
Advertisement

三高

不當的飲食習慣造成台灣三高的人數很多,都是造成腎臟不好的重要疾病原因。洗腎患者有一半都有糖尿病

痛風

痛風會傷害腎臟,因此造成痛風的原因就會增加腎臟不好的人數,譬如含糖手搖杯

飲食

喝太少(一天大概要攝取2000cc左右(這些水有些藏在食物裡),太多對腎臟也不好)、吃太多需要腎臟排泄的東西(增加腎臟工作量),譬如蛋白質(目前國際上醫學的共識是蛋白質一天攝取量超過2.5~3g/kg會增加腎臟的負擔[1]但是植物性蛋白質例外)、吃太多、高飲食、含糖手搖飲[2] ...等,果糖造成痛風,然後傷害腎臟。太常吃甜食:血糖長期高(類似糖尿病),醣類代謝物AGEs傷腎

不當使用消炎藥

成藥或是不肖醫師藥師造成不當使用消炎藥

使用含馬兜鈴酸的非法中藥

馬兜鈴酸中藥:馬兜鈴酸只要攝入一點點,就會對腎臟造成損傷,而且是不可逆的。並且也是致癌物,會導致泌尿系統的癌症和肝癌。譬如:馬兜鈴細辛天仙籐等等。毒理學之父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 1493-1541)說過:「劑量決定毒性」("藥"即是"毒")(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例外是一些會累積造成慢性毒性的藥品,像是重金屬馬兜鈴酸毒性也和劑量沒有關係,再小也會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致癌物的毒性也和劑量沒有關係,只不過劑量小致癌風險低而已,並不是劑量小就不會有致癌的作用。[3]

誤食美國仙丹

就是黑玉丸子(閩南語)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

2020-03-30台灣為什麼擺脫不了「洗腎王國」?醫師:這種遺傳病是其中一顆未爆彈: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每400~1000人之中,會有一個患者,但是診斷出來的人數卻遠遠少於統計的推論數字。此種疾病很難早期診斷。

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階段 GFR 水平 (mL/min/1.73 m2 備註
第0階段 ≥ 90 腎功能正常、且沒有蛋白尿。
第1階段 ≥ 90 有明顯的腎損傷。
第2階段 60 – 89 (輕微)、有明顯的腎損傷。
第3階段 30 – 59 (中等)
第4階段 15 – 29 (嚴重)
第5階段 < 15 有些患者進入此階段需要透析;然而也有

許多的患者在此階段尚未需要透析。

罹患慢性腎臟病之後日蛋白質攝取過量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HeWJfP5i2kYXHQCF/? 2024只有確定沒有慢性腎臟病的人,高蛋白飲食本身才不易使其產生慢性腎臟病

但根據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走在台灣的路上遇到的成年(18歲以上)行人裡,七、八人大概就有一人有「慢性腎臟病」;年齡愈大,機率愈高。

所以未確定自己有無慢性腎臟病前,不適合吃大量蛋白質(一天攝取量超過0.8g/kg/d(每天每公斤0.8克蛋白質))。

想要確定自己有無慢性腎臟病,若想篩檢,記得不能只有抽血,還要驗尿。

即使沒有慢性腎臟病目前國際上醫學的共識是蛋白質一天攝取量超過2.5~3g/kg會增加腎臟的負擔。[4](危險因子的感受性因子(susceptibility)。但是植物性蛋白質(不包含植物性蛋白粉)例外)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8vw2ADpcxiwSw2pP/? 2024年抽血測出的eGFR上升的可能原因。要注意過量蛋白質的攝取可能會造成eGFR短期上升的假象,其實是腎臟加倍工作。

腎功能突然惡化的可原因

2023為什麼驗尿報告「腎功能」突然退步了?醫揪「5大元兇」恐面臨洗腎

參考資料

Advertisement